公司新闻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

2025-04-16 00:37: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一幢幢小木楼依山而建,一批批游客沿着小道走进银饰、蜡染、刺绣工坊。这里,累计有8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入驻,是丹寨县非遗项目的创新高地,产业具有鲜明特色。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图1)

  在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火星电竞平台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丹寨供电局工作人员了解用电需求。杨启志摄

  为发展好当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近年来,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结合本土非遗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制定供电方案,扩宽产品销路,不断推动传统非遗产业迸发新活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走进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加工厂,电脑设计图纸、电炉熔银、机器自动雕刻……一件产品的“诞生”,已实现全流程的电能化生产,效率和质量都得到大幅提升。

  “就拿最基础的熔银来说,以前这个工作只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做。现在,电炉温度是恒定的,只需根据熔银情况调节,很简单方便。”国春银饰负责人王国春介绍。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图2)

  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丹寨供电局工作人员在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检查用电设备。龙定锦摄

  产品生产,电力是基础保障。“我们每个月会进行一次上门服务,帮忙检查用电线路、设备,并提出整改方案。”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丹寨供电局龙泉供电所副所长龙庸权说。同时,贵州电网公司提前谋划,2023年以来,先后投资335万元、305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条,提升供电可靠性。

  在电力“动能”的加持下,目前国春银饰就业人员达40余人,2024年综合产值约1500万元,生产银饰3.5万件。其中,返乡就业人员居多,家住丹寨县南皋乡排寨村的杨昌华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我现在一个月有5000多,下班就能回家,比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好。”

  返乡创业的蓝锦染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义苹,也于2021年把蜡染工坊搬到了卡拉村。“这边有政策支持,并且供电稳定,靠近景区,很适合我们发展。”张义苹表示。

  乘着政策之风,伴着电力护航。如今,卡拉村走上了一条集约化、生产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其中国春银饰用电量由2019年的6万多度,增长到2024年的43万多度,超7倍。

  销售破局:线日,贵州电网公司精心挑选的12款银饰产品上线南网商城,实现消费者只需登录赫兹乐购小程序,找到丹寨银饰专区就能下单选购心仪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宽。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图3)

  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丹寨供电局工作人员对丹寨县国春银饰有限责任公司配电房的仪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杨启志摄

  “依托贵龙省域帮扶平台,我们积极与南网互联网公司展开合作,成功签订合作协议,将丹寨县的银饰引入了南网商城。”贵州电网贵龙创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产品销售部副总经理陆艳红说。

  在线下销售渠道方面,贵州电网公司也积极拓展,于2025年1月尝试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供电助力非遗产品展销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当日售卖丹寨银饰、蜡染等产品销售额超2万元。目前,贵州电网公司已在自己的帮扶特色产品区,设立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线验专区,里面集中展示了27件银饰精品,涵盖拉丝壶、拉丝杯、项链等多个类别,款式多样、工艺精湛,引人驻足观看和购买。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图4)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龙泉镇卡拉村,南方电网贵州凯里丹寨供电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企业检查用电设备。龙定锦摄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做好消费帮扶工作,严格把好产品质量关,线上、线下协同推进,拓宽丹寨银饰的销售渠道,努力提高销售数量,为丹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陆艳红表示。(龙定锦、蔡兴文、蒙万刚、赵英、刘宁煊)

丹寨:非遗“遇电”焕新生火星电竞平台(图5)

  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搜索